“天地至大,万物至博,
人生最高真理,乃在各自完成其一我。”
新学期伊始
【资料图】
雪绒花心理推出了
以自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微课
本系列微课是
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
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
9位专职咨询师
多年来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
针对同学们最关心的自我成长具体问题
形成了9堂5分钟
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系列微课
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
01
自我成长的动力从哪里来
自我成长丨① 自我成长的动力从哪里来
什么是自我成长
自我成长就是一个人为自己做出的一个选择和决定,决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,成为什么样的自己,如何与自己相处,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。
自我成长的动力从哪里来
有很多心理学流派都对自我成长做过研究。其中,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把成长的动力分为两种,一种是和谐的、放松的、期望更好的生命力或者生命能量(life force /life energy),这种动力让人追求目标,想赢但不怕输。另一种是紧张的、恐惧失败、害怕失去的动力,被称作生存能量(survival energy),推动我们注意陷阱,回避危险,想赢同时害怕输、不能输。简单来说,就是渴望成功的动力和恐惧失败的动力。
大学阶段的自我关爱
在大学这个阶段,要允许自己花些时间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,思考一下,目前这个专业、这方向、这个跑道是否适合自己,人生的下一个跑道在哪里。
祝同学们尽早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,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,带着希望和年轻人的热情,迎接每一个朝阳升起的日子。
02
如何发展对自我的好奇
自我成长丨② 如何发展对自我的好奇
如何发展对自我的好奇
首先,可以离自己稍微远一点,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来观察自己。其次,需要对此时此刻自己正在做的事情、感受到的情绪、我们的动机和阻碍,尽可能细致地保持觉察。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学会少问自己“这有什么用”。
此刻,你的面前正放着你的人生之书,你是否愿意翻开它,把它读下去,去理解“我”是如何经历这一切、而这些又把“我”变成了什么样子?“我”喜欢什么、讨厌什么、“我”想要的是什么?愿你在自己的书里找到答案。
03
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
自我成长丨③ 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
直接的自我评价
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自己,熟悉自己。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、反思等方法认识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、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、认知水准、能力特长等,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方式记录内心活动、情绪体验,评价自己的个性和行为;也可以利用标准化问卷测试一下自己的人格类型、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;我们还可以看看自己在不同成长阶段、不同领域取得的成绩,分析自己的优缺点,从而更准确地确立奋斗目标。
间接的自我评价
间接的自我评价是指通过与他人,特别是同龄人相比较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了解,发现自我评价的盲点和错误。我们在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,要突破一定的思维定势,不要总拿自己的不足和周围人的长处去比较。尽可能全面些、辩证些、灵活些,才能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。
综合直接和间接的自我评价,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会更立体、全面和客观。但是,我们不能过度在乎他人的评价,特别是那些自我评价偏低的同学,需要从现在开始,换一副眼镜来看自己,学习从每一件微小的事情中去发现并放大自己的优点,尽力去发现自己的长处,让自己的自信心一点儿一点儿地长起来。
04
如何完整地进行自我关爱
自我成长丨④ 如何完整地进行自我关爱
自我意识
心理学发现,人在18个月左右,能够意识到“我”的存在,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。人有了自我意识,就像种子萌芽了一样,只要得到适宜的照顾,就会发展成为完整的个体,完成一生的使命。
什么是一个完整的人
如何才能完成一个“我”呢?这就关乎到一个核心问题:什么是一个完整的人。如果我们不了解什么是一个完整的人,就无法懂得如何照顾“我”这颗种子,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,最终实现自我完成。一个完整的人包括身体、心智、情感、精神四个维度。自我成长离不开人的完整发展,人的完整发展离不开完整地自我关爱。
自我关爱的四个维度
第一,强身。做到保持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后,再进行一些科学的锻炼,保证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。身体是其他三个维度存在的基石。第二,勤学。学即是觉。第三,仁爱。人的情感是需要流动的。第四,立志。树立远大的志向,是对精神维度的关照。一个人的志向越高,自我成长的动力越强。
我们从以上四个维度进行自我关爱,生命便会得到全面的滋养,从而成为一个更为完整的人,最终完成一个“我”。
05
如何借助失望开启自我成长
自我成长丨⑤ 如何借助失望开启自我成长
4个步骤理解失望获得成长
第一,积极暂停,给自己一个觉察的机会。比如做个深呼吸,抓住觉察的机会。
第二,探索失望,走近背后的恐惧。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,可能会发现失望的情绪背后,常常暗藏着一连串的灾难化的念头。
第三,品味失望,碰触背后的渴望。透过自我对话、提问,找到你真正在意的事。
第四,盘点拥有,开启新的希望。通过这些对话,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抵抗这个“灾难”,或者,至少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。
当你可以走完这个过程,就好像穿越了一场失望情绪的暴风雨,积累了成功经验,当再次经历失望时,就可以更加稳定地迎接挑战。
06
如何进行自我完善
自我成长丨⑥ 如何进行自我完善
发展灵活的个人建构
人们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时候,总是带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和观点,这种看法就叫作个人建构。圆圆同学认为自己很内向,如果她把自己框定在“内向”的框里,就限制了她对自己其他部分的探索,总陷在“我是内向的”的泥潭中。其实圆圆可能是内向的,也是幽默的,很有可能她的思想很有深度。幽默可能会帮助她在社交中获益,给人“外向”的感觉。于是“幽默的内向者” 就让圆圆形成了更灵活的个人建构,使她变得更自信,也更接纳自己的内向特质,同时也可以运用这个特质去发展外向的部分。
制定与自我协调一致的发展计划
我们设立自我发展计划时,把精力集中于克服短板、匡正缺点,这本身确实是有一定价值的,但是如果把优势的部分比作自我的长板,发展自己的优势,并围绕优势部分管理自己的短板,一样可以扩大木桶的容积,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。
创造自我恢复的空间
如果你是内向的人,那么在发展自己外向的特质后,最好去图书馆找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的角落,喝一杯热气腾腾的枸杞养生茶,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,“冷静”一下。这样,你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展开下一次突破天性的举动,也会变得越来越自然和平衡。
总之,完善自我的核心并不是在于完全推翻和否定自己,去打造一个全新的自己,而是在自己已有的特质、能力、品格等的基础上,不断运用和发挥自身所长去完善自己,了解和接纳自己。
07
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是冲突的吗
自我成长丨⑦ 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是冲突的吗
自我接纳
真正的自我接纳是能够不带评判地看待自己。真正的自我接纳,并不是要剥夺一个人改变的自由,而只是让TA去清晰地看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知道在“一定要变得更好”之外还有其他选择,比如“我就是这样一个人,也还不赖”。
自我成长
同样的,认为“自我成长就是对过往自我的背叛”也是将人的主体性剥夺了。真正的忠于自我是将选择权交还给自己,而不是被过去或未来所禁锢。
因此,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,一个是关注“你是什么样的人”,一个是关注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、过什么样的生活”,二者的答案可以是一致的,也可以不一致。重要的是,不要让自己屈服于“既定的命运”,也不要被无谓的“自我忠诚”所捆绑,成为自己的主人,把握自由选择的权利,并为之承担责任。
08
怎样面对自己的缺点
自我成长丨⑧ 怎样面对自己的缺点
积极地面对缺点
积极面对缺点的前提是:认清每个人都有缺点的现实。大多数人面对这个现实,常常会因心理防御而产生两类错误:一类是妄自尊大,否认存在缺点,这是一种过于病理性自恋的表现。另外一类,就恰恰相反,妄自菲薄,认为自己全部是缺点,一无是处,这也是缺乏健康自恋的表现。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存在的缺点,好就是好,不好就是不好,不多不少。
积极面对缺点的策略
积极面对缺点的策略是:能够改变的缺点就改变,比如,改变迟到的习惯,实施减肥计划,觉得英语说得不够好的,可以增加英语口语能力训练等等。
不能改变的缺点就自我接纳,扬长避短。自我接纳,就是积极地看待整体的自我,承认自己缺点和优势。能知道自己哪些部分是缺点,知道这些缺点对自己造成的局限和负性影响,同时,也知道自己存在相应的优点和长处。
最后,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缺点。缺点有可能转化为可以利用的优势。
缺点,是一个人自我认识到的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。一个人的强大,并不是完美,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。正如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说,成熟的人最首要的标志是能够积极且客观、现实地看待自己。
09
如何原谅自己
自我成长丨⑨ 如何原谅自己
如何正确地原谅自己
首先是正确认识“我”和错误行为的区分。“我”不是错误,“我的行为”是错误的,“我”无需被批判,但行为则需要被批评和反省。
其次,是要从成长的角度“原谅自己”。以一种中性,非批判性的态度全面回顾原因、过程和结果,聚焦于具体的行为细节和过程,看到其中的问题、缺陷和不足,从中吸取教训,完成成长,真正做到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。
最后,是着眼于改正地“原谅自己”。例如诚恳的道歉、认真地弥补过失、争取对方的谅解,这样帮助自己达成谅解。但原谅是自己的事情,应该发生在你的内心!
通过这些步骤,我们就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原谅自己,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,面对错误,完成成长,达成悦纳自我。
学习了这些微课
相信大家都对自我成长有了更深的认识
祝每位BNUer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
自我成长之路
健康快乐地度过新学期
相关链接
原标题:《悦纳自我,BNU雪绒花系列微课助你实现自我成长!》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太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